2014
11.1

新闻传播学院/ 樊秋艳——评《追风筝的人》

作者/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 樊秋艳

为爱救赎

                                       ——评《追风筝的人》

       那是一个分泌着毒液的人,因为骨子里那份挥之不去的怯懦,让他对待友情一直摇摆不定,不知何去何从。内心深处的善念却一直纠缠着他,折磨着他,逼迫他最终由邪恶走上了那条属于好人的路。这个残忍又美丽的让人不忍批判的故事背后展现的才是真正的人性化。

       阿米尔和他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他们并肩走过那纯真无邪的童年。他们是朋友,是手足兄弟。但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风筝战神"阿米尔为拿到风筝获得父亲的赞赏与宠爱,放弃去救为他追风筝而落入坏人之手的哈桑——他的朋友,他的仆人。致使哈桑被塔利班的狂魔侵犯。这件事在表面上似乎发生的静悄悄地,没有一丝波澜,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然掘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艰难到再也无法愈合。年少的阿米尔他怯懦和缺乏责任意识,所以他一而再的逃避面对这一道深不见底的友谊裂缝,但内心深处的善良却让他无法忍受和直视哈桑的悲剧带给他精神负担。他利用栽赃又一次伤害了那个为他千千万万遍的朋友,他把哈桑赶出了他的视线,甚至是他的世界。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一世的不再见,留给他的只能是灵魂深处无可排解的愧疚和永远的不被谅解。

      因为阿富汗时局动荡,阿米尔同父亲背井离乡,离开了那个曾经为他们驻足繁华的喀布尔,迁至美国,那是一个安定,繁华,平等的国度,那里不再有熟悉的环境肆无忌惮勾起他那沉郁不堪的回忆。在那里他失去了他又敬又畏的父亲,同时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索拉雅,一个美丽、善良、坦诚的女子。阿米尔的幸福生活似乎就要慢慢的拉开帷幕了。但是他曾经对朋友的背叛与伤害似乎不愿就这样原谅他。种下的恶因就一定得有一个人来品尝这份苦果,阿米尔是逃不开的。

      他父亲的伙伴,他的朋友——辛拉汗在弥留之际将那件他从骨子里排斥、害怕面对的事情重新铺展在他的面前,并道出了另一个让他更加难以接受的秘密:他的朋友,他的兄弟,那个为他千千万万遍,单纯忠臣的哈桑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一生崇拜敬畏的父亲竟是一个盗贼,他剥夺了他知道真相的权利,他剥夺了他的兄弟。而从小属于哈扎拉族的哈桑终究是带着这个身世的谎言,在种族压迫的喀布尔始终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仓促离世,留下他唯一的小儿子——索拉博一个人孤苦无依浮沉人海。这种极至的悲哀终于让阿米尔看清了,逃避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逃的开身,心却被牢牢的囚禁于自我拷问的旋涡中央。性格中的那份怯懦如不付之以理性,必然会带着他无限的沉沦。

      心底的善良终究带他摆脱怯懦和摇摆不定走上了救赎之路,那是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重返混乱危险的喀布尔从残忍的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的儿子,他的侄儿索拉博。虽历尽艰难,他却从此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那是一次灵魂的释放。

      一路走来,纯真、背叛、排斥、救赎,阿米尔的幸福生活终于开启了。那是灵魂的释然与生命的重生,更是人性的光芒在最后一刻冲散世俗的尘埃而重新散发出光芒。我很欣慰,怯懦的阿米尔终于凭借善良走出了曾经的阴霾,摆脱了灵魂深处不休的挣扎。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与自己对话了。我更庆幸阿米尔的灵魂终于对得起哈桑给他的那份千千万万遍的挚爱了,他的错误在即时处回了头,幸好依稀处还有希望的存在,还有人等待着那个迷途知返的人。

      在阿米尔身上他的优柔寡断,感情与道德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清晰的疼痛与灵魂深处不休的挣扎,更糟糕的是他亲手改写了一个肯为他牺牲的朋友的人生轨迹。残忍的背后却是人性一步步向善的回归。其实某个时段基于某个事件,每个人的内心也会有阴暗抑或邪恶的一面,所以不用去害怕和逃避,因为那也是我们认识自己最好的时光。选择怎样去面对才是我们真正的品质。

发表评论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