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1.1

新闻传播学院/ 白明柔——观《致青春》有感

作者/ 新闻传播学院 白明柔

这年华终将逝去——观《致青春》有感


      我相信,很多人爱看电影,只为了隐藏在戏里那一段段类似的人生,和一个个神似的自己。或许零散,或许破碎,亦可复活在那时、那地的那颗跳动的心脏。
      在那个年代,人们急于成功的心情太过沸腾。
      于是,他错过了她。她亦不再等候。
      多年后的重逢,时间变了彼此的模样。郑微从当初勇敢单纯的小女生成为精明干练的秘书,陈孝正从美国回来寻找重新为人的机会,旧时的竹马林静带着悔意和爱意出现,神经质的施洁为爱痴狂死缠烂打,许开阳已和门当户对的曾毓结婚生子,崇拜物质的黎维娟傍上了大款做了后母,曾经的甜蜜爱侣如今分分合合支离破碎……感情的戏份果然复杂,爱而不得,恨而难分,于是爱恨交织的网捕捉了迷茫的人,诱惑地让人饮下爱而不得的鸩酒,在渐渐微弱的脉搏中听着或喜或悲的歌。
      看影片时有太多难忘的镜头。我曾为男孩子般的朱小北受的委屈而心酸愤怒,退学后多年的重逢的那一幕却让人一下唏嘘;也曾对黎维娟物质的选择有过不屑,但这背后的辛酸宫里却又让我觉得她有面对现实的英勇;曾对陈孝正隐瞒郑微选择出国的事有过气愤,但得到绿卡后的空虚和梦想获得后的现实让他疲惫到面目全非;也曾对阮莞选择的犹豫软弱有过痛心,但身陨香销的那一刻一切成空……还有痴情却沉默了一生的老张,疯狂成痴的施洁,无数次错过的林静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因果知道。
      但那些青春,终将逝去。我们看着岁月的车轮碾过记忆的骨骸,然后支离破碎,然后泪流满面。正如影片中郑微所说的:“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于是,那个玉面小蛟龙,那个邻家大哥哥,那个错不得一丝一毫的建筑梦,那对很早在一起的恋人,那个暗恋的一辈子的人,那个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面包的结果……被我们铭记,却被时光忘记。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和伤痛的电影,也是我在同题材中看过的最喜欢的一部。也许是因为剧本选得好。我承认,这些情节有太多让人心动的因素。因为至今我还是未看过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所以也不能评价什么。
      也许有人会因为题材角度问题而觉得它浅薄,这我并不能苟同。因为它并不空泛,它让看过的人除了缅怀以外,还有思考。它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虽然他们可能因为情节有些破碎化的关系并不完美、饱满、厚重。我同意一句话,一部好的电影不是让你只记得它的主人公,而是里面每一个出现过的人。电影展现的是除了艺术以外,还有生活。而生活是由许多人组成的。如果一部影片它能引起人的共鸣,反映一种问题,提出一种创新,展现一种思考,那么它就有属于它的价值。
      当然,它也绝不是无可指摘的。如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这些巨著一般,当写几个主角的时候,作者还能游刃有余。当写上百个角色、不同性格,人物要求鲜明丰满,情节发展合理,故事脉络清晰的时候,作者无深厚功底、丰富经验是绝对难以写成的。因此若是要将多个各有性格特色的人放进短短一百多分钟的影片中,那把握必是要十分精准才可面面俱到。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人物性格单薄僵硬、情节出现神转折、前后颠覆,伏笔不足、情节破碎化的问题。而观者便会头脑混乱,不知所以,至最后兴味索然、不愿去看了。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赵薇的华丽转身——从演员到导演。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她对细节的挑剔:韩庚NG二十多次拍吻戏,为寻找符合条件的场景她奔波南京近二十个大学,甚至从香港买老式的青岛啤酒运到南京来拍摄。这种精益求精至挑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还有王菲那空灵清新的声音,带着缅怀和纪念的味道,是一种陈旧默片的颜色。听着仿佛就是影片中那些陈旧美好的时光在心中缓缓流淌过。
最让人潸然泪下的,还是结尾的那处。
     “那时候,你和那驯海豚的人说了什么,他才让我摸海豚的?”
      他的表情似哭似笑。
      当回忆涌现,曾经的无声画面一点一滴剥出早已错过,却忠于本心的原始渴望。
      眼前的屏幕早已模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梦、那些歌,那些所有的错过与爱而不得,翻涌成云,倾盆而下。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年华终将逝去,
      明白了时间。

 

发表评论 - Leave a Reply